top of page

福建戏曲是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名花奇葩,具有历史悠久、剧种繁多、剧目丰富、特色鲜明、艺术精湛等特点。以莆仙戏、梨园戏、闽剧、高甲戏、芗剧五大剧种为主体的多种地方戏曲以及木偶戏活跃在八闽大地,并随着福建移民而传播到台湾地区和海外各地,影响广泛。

福建戏曲

歌仔戏使用.jpg

​歌仔戏(闽南地区一般称为芗剧)

  •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

  •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,吸收梨园戏、北管戏、高甲戏、潮剧、京剧等戏曲的养分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

  • 20世纪初,歌仔戏兴于台湾,不久传及厦门,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

Stage-Curtains-1_edited.jpg

你知道吗?新加坡也看得到福建歌仔戏哦~

点击右键来了解下本地福建歌仔戏——延戏 Do Opera!

6-removebg-preview (1).png
29Sep_006.jpg

延戏原创剧本《新嘉坡》,庆祝新加坡50周年。《新嘉坡》通过新加坡美食带出种族和谐的主题

闽剧使用.jpg

闽剧

  • 闽剧,又称福州戏,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

  •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、念白的戏曲剧种

  • 闽剧风格高雅、潇洒,道白清晰,唱腔优美,婉转流畅,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的基本程式,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,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

梨园戏使用.jpg

​梨园戏

  • 梨园戏的基本程式称为“十八步科母”

  • 十八步科母是综合性的基本表演程式,以生、旦为主,其他行当彼此而略有变化,既有规范性,也有可塑性,它是梨园戏表演艺术的特征

高甲戏使用.jpg

​高甲戏

  • 高甲戏,又名“戈甲戏”、“九角戏”、“大班”、“土班”,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

  • 发祥地为福建泉州,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、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

  •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,兼用“傀儡调”和民间小调;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、武乐二种

莆仙戏使用.jpg

​莆仙戏

  • 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,原名"兴化戏",是在古代“百戏”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

  • 莆仙戏源于唐、成于宋、盛于明清、闪光于现代

  • 它表演古朴优雅,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,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

  • 莆仙戏用方言演唱,具有浓厚地方特色

点击以下的视频来了解更多有关戏曲文化吧! 

以上的视频来源于 —— ©zaobao.sg

© 新加坡義安理工学院中文系商务专业二年级(2020级

bottom of page